我要穿越小说网【www.51cy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重生朱棣之子》最新章节。
何处修建城池?
假如从大明本土迁移百姓去草原定居,得迁去多少人口?
是数十万,还是上百万?
漠北、漠西许多地方冬季漫长又寒冷,就算强制迁过去数十乃至上百万的大明百姓,他们会不会因为无法适应漫长的寒冬而选择逃亡?
再有,迁去草原的百姓是像牧民那样放牧,还是开垦土地靠种田维持生计?
若是日后草原出现雪灾、旱灾,朝廷又该如何去赈灾?
其实夏原吉说来说去,本质上想表达的用一句话就能概括——郡县草原确实是上上策,但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,即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大量且持续的投入。
朱高煦并没有急着发表他的看法,而是在夏原吉说完之后,依次询问了其他几部尚书,以及左右都御史、大理寺卿、通政使的看法。
这些人的观点,在大体上分成了两派。
一派支持蹇义的分封之论,即册封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首领为王公贵族,并依永乐旧制给他们划定牧区,让他们固守在各自的牧区上,禁止随便迁移,以防生乱。
而且,为了防止将来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,可以多册封一些部落首领,把万人以上的大中型部落拆分成数千人的中小型部落,让他们相互制衡,只能乖乖的听大明朝廷的话,服从大明朝廷的管理。
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,朝廷不需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,只需要赐一些官服、官印,并定期派钦差前往草原巡视,彰显朝廷威严即可。
另一派支持夏原吉的郡县之论,即在草原上设立府县,由朝廷派遣流官直管。
但这样做需要很大的代价,很可能需要三年五载甚至十余年的布置才能见到成效。
朱高煦听完了文臣们的看法,又把目光移向了曹国公李景隆与魏国公徐辉祖。
李景隆与朱棣是同一年出生,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。
李景隆比徐辉祖年长五岁,在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,而徐辉祖在洪武二十一年才袭爵魏国公。
如今的两人,已是历经三朝的老臣。
他俩虽然少年风华与锐气不再,但却变得更加稳重,看待问题也越发全面与深刻。
所以朱高煦十分倚重李、徐二人,让他俩担任大都督府的左、右都督,更
我要穿越小说网【www.51cy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重生朱棣之子》最新章节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